在大部分历史时期,欧洲一直都是国际政治的主导力量。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作为美国领导的西方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大部分国家仍在继续扮演这一角色。如今,这一基本的历史事实受到冲击,而新秩序隐约可见:欧洲不再是国际事务的中流砥柱,反而有可能在美国和亚洲的较量中被拉扯得四分五裂 。

大多数欧洲人缺乏政治直觉,不明白陷入如此的地缘政治困境意味着什么。在逐渐成形的世界新秩序中,在亚洲上演的权力博弈比欧洲更有影响力,这可能会促使欧洲人反思。陷入两股寻求主导地位的竞争势力之间并不是欧洲想要的结局,但是怎样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欧洲可以从其自身的发展历史与如今的政治实践中寻求答案。位于地缘政治缓冲带的国家风险最大、政治也最不稳定。波兰对此有切身的体会。而冷战时期的德国也曾是各方势力抢夺的地区(在更早的1618-48三十年战争期间也是如此)。

最近,乌克兰、摩尔多瓦与格鲁吉亚都经历了在欧洲与俄罗斯夹缝中生存的痛苦,这两大势力不仅仅是竞争对手,更代表了不同的心态与政治文化。

历史上,那些适宜性强的国家,如波兰和格鲁吉亚都努力要摆脱地缘政治困境,结果喜忧参半。而适宜性差的国家,如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往往会遵循现状,既是由于这些国家缺乏决策能力,也由于这些国家经济、文化都处于崩溃边缘,维持现状可以保持国内社会的安定。

这对于处在亚洲时代中的欧洲有何影响?由于中国崛起成为亚洲新的政治重心,其影响欧洲事务的愿望也与日俱增。这是因为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在富裕、创新且多产的市场(如欧洲)具有发言权很具政治吸引力。除此此外,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这也会削弱美国对于国际事务的统治与在规则制定和军事实力方面的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虽然美国依然热衷于维护大西洋两岸的基本稳定,但对于其处于旧世界的盟友日渐丧失兴趣。美国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亚洲。同时美国人对于欧洲人的奇怪行径也越发无法理解:他们本该成为美国在大西洋彼岸的伙伴,但却拒绝充当这一角色。

在中美之间兴起的权力竞争中,欧洲左右为难。一边是亚洲的经济诱惑,另一边则是与美国的传统联系。最差的局面就是欧洲会成为一个巨大的乌克兰。就像乌克兰一样,到时欧洲也不得不在两大势力中做出选择,带来四分五裂的可怕结果。

诚然,以上的局面可能过于简单化,而且短期之内也不会成为现实。但其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已经成型:美国对于欧洲事务兴趣减弱,中国在欧洲的活动与政治投资有所增加,以及欧洲对于处理国际事务的愿望与能力都有所衰减。而从内部角度来看,人口增长缓慢、经济发展停滞、军事力量衰减并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政治雾化信号。

自二战结束至今,两代欧洲人在国际政治方面都没有自主决定权。幸运的是在1945年二战结束后他们发现了一个仁慈的霸主——美国,它不遗余力地保证欧洲在西方阵营的安全。

欧洲为这一地缘政治的形成做出了卓越贡献,尤其是通过建立欧盟来实现内部稳定。但在地缘政治层面,欧洲早已不是一个独立行为体。不论愿意与否,欧洲都要依靠美国来确保自身安全,甚至要依靠美国来确保欧洲的内部稳定。

当然,问题在于,如今美国的实力也相对减弱,对于欧洲安全市场的巨额补贴也成为了美国日渐沉重的负担。如果取消补贴,或是仅提供无足轻重的少量补贴,那么欧洲在自由西方世界的地位则岌岌可危。

因此,如果欧洲不希望未来要在夹缝中求生存,那么它必须要开始努力强化与美国的联系。幸运的是,有很多现成的机制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欧洲可以通过签订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协议与美国发展更为紧密的经济联系,或是通过北约发展更为紧密的军事联系。通过在更广泛的周边地区制定更有力的外交政策,欧洲可以减轻美国作为全球维稳者的部分责任。此外,欧洲还可以改革僵化的经济,并完善其欣欣向荣但略有瑕疵的民主政治,以增强自身的适应性。

随着世界逐渐进入亚洲主导的时代,欧洲应发展出一套战略思维,做好处理未来各种冲突的心理准备。此外,也可从地缘政治角度进行准备。欧洲可以在亚洲的政治结构中进行投资,并明白亚洲不仅仅有中国。 

迄今为止,欧洲还没有下定决心采取以上措施。欧洲到目前为止还未感到痛苦的,这是因为跨大西洋关系还发挥着部分作用,而中国对于欧洲的政治投资也仅处于初期。此外中国的未来也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确定,其国内稳定面对的风险越来越高。

然而,欧洲应该仔细回顾自身发展历史,并认真审视其东部邻国当今的发展形势,借此理解作为中间地带的危险性。现在的乌克兰、摩尔多瓦和格鲁尼亚和过去的波兰、德国和其他国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欧洲可能很快就会面临地缘政治斗争,因此需要学习既往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