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中国正成为一个日趋重要的辩题。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和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就中国议题争相以强势立场示人,以求获取更多支持。在《问与答》中,韩磊(Paul Haenle)指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美国总统候选人就常常在竞选过程中妖魔化中国以示和上任政府有所区别,而上任之后,他们就会减少批评,转而寻求对华合作。这种趋势在本届美国大选中一如既往地出现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对未来两国的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在中国问题上,美国大选过程中的竞选辞令和实际政策会有很大不同吗?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邦交正常化以来,就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几乎在每一届美国大选中,新当选的领导人所做出的决策与其在选举过程中的主张都大相径庭。
 
总统候选人认为他们起初需要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以示自己和现任总统的政策有所区别。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里根政府和九十年代初期布什政府就中国问题的言行有何不同?

韩磊
韩磊(Paul Haenle)曾在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任莫里斯•格林伯格荣誉主任。他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在加入卡内基之前,他曾供职于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和巴拉克•奥巴马治下的美国政府,在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主管中国大陆、台湾和蒙古事务的主任。
More >
在1980年共和党初选中,里根(Ronald Reagan)和老布什(George H. W. Bush)都指责了在职总统卡特(Jimmy Carter)对中国的态度。里根是美国政坛中最为直言不讳的台湾支持者之一,并且极度反对卡特在1978年做出的旨在推进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决定。
 
在1980年总统竞选中,里根强调,如果当选,他将不会像卡特政府那样“背叛朋友及同盟”。在某些场合,里根甚至表示会支持与台湾重建官方外交关系。老布什是当年里根在共和党初选中的对手,也同样批评了卡特政府的对华态度。
 
然而,当里根和老布什分别以总统和副总统上任以后,他们开启了中美历史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密和广泛的合作关系。
 
在里根任期内,美国高级军官首次与中国同级别军官进行接触;美国的军方和情报机构也开始在诸如阿富汗战争等战略议题上与中国开展合作。此外,美国海军的船只还首次停靠中国港口;里根政府开放了军民两用技术的出口管制。
 
里根政府甚至授予了中国享受对外军事销售(Foreign Military Sales)计划的资格,允许美国国防承包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鱼雷、 火炮定位雷达和直升机等武器。同时,里根政府还批准资金用于资助中国对喷气式战斗机进行现代化换装,并帮助中国改良其火炮制造业。
 
在台湾问题上,里根和老布什都没有对美国和台湾的非正式外交关系做出任何改变。

克林顿的对华态度是否也经历了这般转变?

是的。在竞选时,克林顿(Bill Clinton)利用涉华问题对在任的共和党政府的外交政策发难。克林顿指责里根和老布什“娇惯独裁者(coddling dictators)”。在谈到布什的国家安全顾问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Brent Scowcroft)的访华之行时,克林顿特别谴责了老布什派遣“密使与践踏民主的人干杯”。
 
克林顿尤为强调要把中国的最惠国贸易待遇与其人权纪录相挂钩,并且批评老布什无条件延长中国最惠国地位的决定。然而上任后,克林顿却舍弃了当初的竞选誓言。在担任总统的第一年里,他阻止了一项要求中国改变其人权政策以换取下一年的最惠国待遇的法案。
 
克林顿甚至说服了这项法案在国会的主要支持者参议员乔治•米切尔(George Mitchell)和众议员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转投克林顿政府拟定的一个被认为能起到相同作用的总统行政命令。最终,克林顿在1993年春天签署了此命令。
 
但是一年之后,克林顿废止了这项行政命令,不再将中国的最惠国地位与其人权纪录挂钩,并宣称与中国“开辟新道路”的时候已经到来。
 
在克林顿的第二届任期内,他逐步发展了中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997年,江泽民主席访问华盛顿,开启了12年来中国首脑对美国的首次正式访问。1998年6月,克林顿访华,并参加了为期10天的首脑峰会。
 
这与克林顿在1992年的竞选中的言辞相比可以说是个不小的转折。正如里根和老布什利用中国政策来区分自己与卡特政府,克林顿也利用打中国牌来批判里根和老布什的外交政策。

小布什也做出了类似的政策转变吗?

在竞选时,小布什(George W. Bush)曾激烈反对克林顿对待中国的方式,强调克林顿在1992年的总统竞选中的言辞与后来实际采取的政策大相径庭。他曾讥讽克林顿政府前后矛盾:“当年,克林顿声称中国处于‘北京屠夫’的统治之下,几年后,同一个中国政府却被其称为为‘战略合作伙伴’”。
 
在2000年的总统选举中,小布什对他的对华态度总结道:“中国是一个竞争者,而非一个战略合作伙伴。”然而上任后,小布什却对中国采取了更加务实的措施。上任后的第一年,他就不再以“竞争者”描述中国,并把对华关系描述为“坦诚的、 建设性和合作性的”。

那么奥巴马总统呢?

当奥巴马(Barack Obama)在2008年竞选总统时,他宣称将对中国,特别是在经济问题上,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同时他也对中国持有一万亿美债一事持批评态度,,并且直言不讳的称中国为汇率操纵国。此外,他还强调了在人权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上给中国施压的重要性。
 
但是在入主白宫极短时间之后,奥巴马政府就收回了其视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立场。在其执政的最初时期,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延续了竞选演说时的观点,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回答问题时声称中国实际上是汇率操纵国。然而,当媒体问及这是否代表了白宫的官方立场时,奥巴马内阁认为这仅仅代表了盖特纳的个人观点。
 
在将近4年的执政期间里,奥巴马始终没有正式指认中国为汇率操纵国。
 
因此,当奥巴马此次竞选打出“改变”的口号时,他的政策其实更倾向于“延续”,至少在涉华问题上是这样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大体方针并没有发生改变。奥巴马政府依然认为中美双边关系是“积极,合作和全面的”,其所采取的政策与往届政府也没有太大的不同。

罗姆尼如何把中国议题纳入其竞选纲领中?

不出所料,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所采取的策略并没有跳出1980年大选以来的趋势。与过去的候选人如出一辙,罗姆尼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并且批评了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
 
罗姆尼曾高调宣称,会在上任后的“第一天”就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在近期的一则罗姆尼竞选广告中,旁白评论道:“奥巴马曾经有七次机会终止中国的欺骗行为,但他却拒绝了所有这些机会。”罗姆尼还曾发布一则竞选广告,指责奥巴马政府让美国的就业机会流向中国,还指控中国盗取了美国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反华论调持续升温。今年9月,罗姆尼发布了五段利用中国抨击现任总统的电视广告。他的这些竞选广告在八个选情悬而未决的州中播放,指责奥巴马未能制裁中国的行为。
 
我们现在时常从罗姆尼的言辞中听到的是,奥巴马2008年曾经许诺要把中国推上国际法庭,但实际上奥巴马却放任中国把其当成弱者。对此罗姆尼许诺,如果当选总统,他决不会再让这样的事重演。

为何罗姆尼采取这样的策略?

考虑到这次选举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美国的经济走势,罗姆尼批评中国以及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可以使他在国际问题上显得强势,并且展示了他对于改善就业,贸易和制造业等与普通美国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的决心。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中国的强硬言论可以拉拢某些以制造业为主,但选情又不明朗的州,如俄亥俄州的工薪阶层的选票。此外,这种言论还可以彰显罗姆尼将美国放在首位的态度以及他不容置疑的爱国精神。

奥巴马政府对罗姆尼就其对华政策的指责作何回应?

奥巴马努力使罗姆尼在对华态度上无法比他显得更强硬。在9月末,奥巴马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阻止了一家有中国背景的企业在俄勒冈州取得风电场项目。
 
同在9月,奥巴马政府又向世贸组织提起了一宗针对中国的新案件,指控中国为出口汽车和汽车部件提供不公平的补贴。不出预料,这是奥巴马在俄亥俄州竞选战场上的反戈一击,因为俄州有大量工人受雇于汽车制造业。奥巴马政府还宣称,在其任期内发起的反对中国的贸易案比以往两届提出的总和还要多,并且声称“在我们起诉的案件中,已经判决的全都胜诉了”。
 
奥巴马则指责罗姆尼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担任贝恩资本首席执行官时,得益于对中国公司的几次投资并大发横财。对此,奥巴马还评论道“当你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中国送去工作机会时,你不可能勇敢的面对中国”。

如果罗姆尼赢得了竞选,他将会对中国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

根据历史规律,我们可以预见如果罗姆尼上台,似曾相识的故事将继续上演。如同此前几届美国总统一样,当罗姆尼肩负起统治整个国家的责任,而不仅仅是竞选总统的任务时,他将会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
 
因此,罗姆尼必须找到一种方式,改变其“为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的竞选承诺,以免引发中国之间争锋相对的贸易战,而这种贸易战无疑会损害美国的商业利益,并且削弱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积极性。
 
罗姆尼如何做到这一点现在还不得而知。考虑到他曾大肆宣称中国为汇率操纵国,而且汇率问题与美国国内民生也密切相关,罗姆尼可能会感受到不少压力,这种压力迫使他在执政早期采取措施向选民证明他真正履行了竞选时的宣言。但是,正如克林顿早期把人权和贸易挂钩的做法一样,罗姆尼可能也会从正式标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威胁性言论中逐步脱离出来。
 
我预计罗姆尼会延续往届政府的基本政策,即美国与中国积极接触,在两国能里所及的领域内加强合作,减少中美之间存在分歧的领域,同时防止中国采取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政策。中美两国关系影响广泛,以至于两国不能蓄意走上对抗或敌意的道路。

美国利用中国作为其总统竞选过程中的替罪羊,而又在竞选结束后软化对其态度的过程还会持续多久?

这是不确定的。尽管这种反复没有使竞选人在国内的支持率受到很大的影响,我担心这些言论会对美国国民看待中国的态度,以及中国对美国的认知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可能很多人都明白,这样的趋势其实存在了很多年,但对中国的强硬竞选辞令可能会长期影响中美双边关系,并给两国之间的互信造成破坏性影响。
 
考虑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美国人应当自问,这种趋势是否会束缚华盛顿方面与北京方面建立合作且具有建设性的关系的能力,而其所引发的中美战略不信任会带来何种严重后果。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当中国也在进行换届,中国领导人同样面对不对美国服软的压力时,美国总统选举中出现的强硬论调是否会比以往都更加危险。
 
同时,中国观众在观看大选辩论时应该理解这种竞选辞令是美国政治的一部分,针对的是美国选民,而非中国。这种竞选辞令也同样不该被误认为是美国未来的政策。重要的是领导人掌权后会发生什么。中美两国利益攸关,执意坚持冲突和矛盾绝非如此重要的两国关系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