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持续成为中美两国在安全问题和经济利益方面的关切,而该地区仍处于冲突不断的危险境地,前途未卜。
《核态势审议报告》文稿试图说明中国正通过发展自己核与非核的能力来挑战美国的霸权,所以美国需要一个精心策划的战略来应对。
特朗普政府下的《核势态评估》正在制作中。虽然这份报告在年底才会公布,但特朗普政府已经表明,核威慑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核心。
在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朝鲜歇斯底里式的军事威胁也将变得越来越具有可信度。
国内外专家共同探讨了如何在亚太地区减少冲突爆发的风险,特别是应对当前由朝鲜发展核武器所引发的持续紧张局势。
历史上,虽然印度和巴基斯坦成功地使得国际社会逐渐默认了其拥核的事实,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迥异,其对朝核问题的可借鉴性是有限的。
随着中国对国家安全的关切日益增加,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美方表现出的日益增长的核威慑力呢?
中美目前已经在核武器与太空技术两个领域建立了合作,但特朗普政府作出的任何调整都有可能改变这一双边关系。
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及其与中国和印度关系的潜在变化将如何影响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局势和动态?
各国领导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以改善在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方面的国际合作?
Stay connected to the Global Think Tank with Carnegie's smartphone app for Android and iOS de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