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象征着中国对全球事务的参与,但许多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于如何解读“一带一路”倡议各执一词。这是一项全球性战略,还是地区间倡议?它的延伸是否有边界?其他国家和跨国公司又该如何参与这一发展历程?
无论朝鲜无核化的前景如何,美国与韩国仍会继续加强针对朝鲜威胁的遏制能力。然而,美韩在加强这方面能力时,需要对相关行动可能会引发的区域影响加以评估,这一点将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试图就美国、韩国、中国在萨德问题上的认知差异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比较研究,希望能为政策决策者和研究者全面客观深入地理解萨德问题有所助益。
我们必须打破打破桎梏,破除窠臼思维,更好地理解中国不断演变的国际角色,确保中国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巩固更加繁荣、和平的大好局势。
联合国各会员国和联合国各机构等规范倡导者就网络安全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这些工作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
石油焦是原油提炼的一种副产物并且含有诸多污染物。在中国,石油焦正默默地成为煤的廉价替代品。如果中国想要减轻空气污染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决策者就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应对石油焦的使用及其污染问题。
亚洲投资者对非洲棉花、纺织品以及服装行业的影响可能会对非洲大陆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作用。随着非洲东南部国家工业化并建立本土的棉花-纺织-服装价值链,非洲公司与亚洲投资者,尤其是中国投资者的互动变得愈来愈复杂。事实上,亚洲投资者为非洲本土工业同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非洲东南部国家需要清晰的视野和量身定制的政策以便充分利用这些机会。
福岛核事故原本可以避免。如果核电站的所有者东京电力公司和作为监管者的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能够遵循国际上最先进的行业规程和标准,相信他们应该能预计到福岛核电站有可能遭受巨大海啸的侵袭。福岛核事故凸显出的是,根据外部威胁的动态变化,定期评估核电站安全水平和逐步形成最佳操作方式的重要性,以及需要一个强力监管部门来监督上述过程。
中国越来越多的成为美国核战略中的考虑因素。美国表达了要与中国加强战略稳定的愿望,与此同时,中国也看到了与美国加强战略稳定的挑战和机会。作者认为只有华盛顿方面让其核裁军的言论落实到能在美中之间建立信心的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上,而北京需要成为改变双边战略关系的积极参与者,才有可能改进双边核关系,最终形成战略稳定的关系。